星期四, 4月 26, 2007

在職生讀書會

一向認為在職專班學生不好讀書,但最近看他們參加讀書會的積極程度,我承認太低估了他們。

上學期,葉乃靜老師告訴我,在職生有一批人想組個讀書會,我聽說後,就說好啊!當時,日部一般碩士生也有興趣,於是我就安排週日晚上,作為這個讀書會的聚會時間。

我們敲定寒假時正式開始。沒想到,碰到寒假,一般生就開始找理由,告知我無法參加的各種原因。當然,主要的還是必須回家,另外,打工也是原因之一。

我以一向的微笑告知他們不需要勉強。參加讀書會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想一想,每週必須把固定時間空下來,最重要的,必須潛下心來看一行行的文字。這對現代人來說,有時還真是有點困難。

一般生臨時變卦,在職生倒是還不錯。固定的成員,現在每週都有8、9個,包括曾淑美、鄭康本、廖嘉河、陳柏樟、張夢禪、高仕進、陳明秀及她先生,還有偶而出現的楊晴媛及李英豪。當然這其中還包括讀書會的常客王立業、李玉馨、董恩光及葉老師。

我們這一行人,最後敲定每二週的週日晚上,7點在漢國冊府開講。

剛開始時,我先讓他們看格爾茲的《文化的解釋》,這一本書我們只讀了3章,包括談深描的第一章,及其他二章談巴厘島的鬥雞及爪哇的研究。

看來,這一些學生的可塑性滿高。他們竟然能欣賞格爾茲帶著故事的人類學研究。本來以為這些學生只喜歡談科技,談管理,沒想到,人類學的書他們也看得津津有味。

不過,第二本書我要求他們推薦時,這些人就露了原形。他們之中有人說要讀《與龍共舞──十億顧客的商機與挑戰》及《誰說大象不會跳舞》。我隨手翻一翻,發覺是坊間談論管理的暢銷書,我一向對這種書興趣不高,但為了不掃他們的興,還是答應跟他們周旋一下。

結果,我們二週就將這二本書看完了,談感覺,只能說咬勁不夠。這種書,看完就可以扔在一旁,餘生大約不會想再翻它了。

經過比較,這些學生大約已可以體會,學術性的書畢竟與暢銷的管理學書籍,有著諸多的差異。當我們將這二本書很快地了結時,我趁時引導他們重回學術性的著作,那就是我們現在正在讀的《街角社會》。

這本書,我曾在上研究方法的課時,讀過學者的介紹。最近,大陸的商務印書館將它翻譯成簡體字。講實在的,我買了一段時間,都還沒有翻過。此次,要帶他們讀這一本書,還真是有點戰戰兢兢,不是很有把握。

還好,這些學生竟然多半都還能接受。我們一章一章地讀;從街角社會的青年,到俱樂部的大學生,到掌控彩券的黑幫,在深入淺出的研究中,我看出他們已然掌握閱讀的興趣。

小小的義大利聚落的街角,竟然有這麼多的人性掙扎及權力爭奪,《街角社會》這個小世界,投射出來的,其實是人類社會的縮影。裡面的情節,我們多半都多多少少碰過。他們之所以有興趣,鐵定是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吧!

這本書,看似與他們無關,一方面卻又是極度相關。其中刻劃的人性,人際交往及權力的運作,諒必對他們也有些啟發作用吧!

這些學生,多半是抱著實用的動機來學校,太理論的東西,他們沒有多少人會有興趣。他們期望的是,可以現學馬上現用的東西。偏偏這正是我最無法提供的地方;我一向期望訓練學生如何思考、如何無疑中有疑,但這樣的想法,似乎愈來愈缺乏知音了!

當然,我不能說在職生就沒有這樣的學生,我就感受到其中2、3位,眼睛常常發出閃亮的光芒。但比起實務來,有興趣鑽研學問的人確實少了很多。這大約是發展中國家的宿命吧!工具理性的旋風,又有誰能爭鋒?

一方面,他們願意讀書,代表潛在的知音還有可能。看來,我真的只能等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