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1月 05, 2003

古坑記憶館

週前的一個晚上,南部故鄉的鄉長打了一通電話給我,她說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向她邀稿,請她寫一篇介紹當地圖書館的論文。她打電話向我求救,因為她想成立一間專門蒐集故鄉歷史資料的單位,但不知如何命名。

我想了一下,建議她何不取名古坑記憶館?我會如此建議,也是因緣於台灣文學館最近才在台南成立,台南的記者朋友因此曾打電話給我,要我提供收藏建議。因為此事,讓我聯想到故鄉其實也可以成立類似的機構,進行文獻的蒐集。

鄉長一聽覺得有趣,我們就聊開來,我順勢建議她可以從收集古坑的老舊照片開始。我跟她提及,月前林懷民到世新演講時,其中最讓我們這些中年人動容的,是他述說回新港號召鄉民捐出老照片的故事,他當天演講的不少照片就是那次的成果所得;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有一張裡面是一個老太太與她兩個兒子的照片。這兩個兒子,二戰時被日本征召到南洋當兵,行前老太太向廟裡祈求,如果兩個兒子都平安回來,她會磕一千個頭謝神,最後兩個兒子果然平安歸來。那張照片就是當時兩個兒子離開台灣前合拍的紀念照。

其實,我跟鄉長提及的,乃是最近學術界正當紅的集體記憶概念。每個我們成長的地方,都共享著一段成長的集體記憶。縱然離鄉幾十年,但故鄉就是故鄉,任何折磨都忘不了小時成長的地方。我更提醒鄉長可以到古坑國小及古坑國中,看能否找到這二個學校各屆留下來的畢業紀念冊,如果能轉贈或翻拍放在記憶館中,讓畢業校友回鄉時能隨時翻閱,找回一點過去的點點滴滴,應該會變成所有離鄉背井鄉民的最愛。我還慷慨地告訴她,如果她需要,我家裡殘留的紀念冊就可以捐贈出去。

那一晚,我們聊得很興奮。鄉長本來也打算邀請具有博士學位的鄉民回鄉演講,我順勢建議她進行數位錄影留檔,而且不能只限於獲有博士的鄉民,應該是各行各業學有專長的鄉民都要邀請。這些留下來的記錄,將會變成以後地方志的重要史料。

其實,鄉長最近已把故鄉炒得火熱,一下子柳丁節,最近又在電視上大打古坑咖啡節的廣告,朋友問起,讓我與有榮焉。話說回來,我並不喜歡故鄉如此被作,我一向喜歡寧靜如昔,未被開發的故鄉原貌。一旦故鄉變成觀光旅遊的熱門景點,我想回鄉的意願就會逐漸轉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