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24, 2007

這些學生

這是一門通識課,而且是小班教學。剛開學時,大約有20幾人選。等到開學後,最後確定的人選,只有19人。上週,有一位女同學又來辦停修,她說怕自己不能照顧太多的課,希望我能放她走。我跟她談了談,最後還是在單子上簽了名,了了她的願。但我的課,因而只剩下18個學生。

說是18個,但其實真的用心來上課的,大約只有10個。直到目前為止,沒有缺過課,而且每週心得都有交的,約有3位學生。比較好的,是偶而不來,但心得都會交。其次,則是幾次不出現,心得交個一半。其中有一個選課的學生,自上課以來,就不曾出現過。有兩個,來登記了導讀及報告的週次,但之後也消失了蹤跡,讓我傷透了腦筋,必須另找其他學生填補空檔。

上了這堂課,我才發覺老師不好當。我必須每堂課都到,但這些學生,不來上課彷彿天經地義一般,連請假都不請。她們似乎對曠課不當一回事,第二節才出現,更是家常便飯,而這已是11點的事了。

我一向不喜點名,但為了這一班,我現在必須每週逐一唱名,問他們閱讀當週讀物的心得。這樣也有好處,我現在可以將人與名字串起來。而且,慢慢知道哪些學生心不在焉,哪些學生真的有在關心課程內容。

我也問過這些學生,為何有些同學就是不來?他們最快回答的答案,就是這些應該是要延畢的學生。通常是為了考研究所,所以隨便挑一門課,只要掛個名字,就可以留在學校,被當掉根本無所謂。

這恐怕是我們四年級這一代,當年想都不敢想的舉措,這種記錄留在成績單裡,那可真是羞恥之極矣!但現在的學生,這種作法已是司空見慣。反正,重要的是考上的成果,過程難堪又有什麼關係?

話說回來,十來個學生的上課班級,我慢慢發覺它的好處。與學生互動多以後,他們變成可以對話了。其中有一個,竟然報告完後,整個話匣子一下被掀開,開始滔滔不絕地說話。她一向無語,從開學以來,就從不吭聲;一打破沉默,竟然如石破天驚般,其他同學也似乎被感染了氣氛,開始帶著笑聲一起討論。

人這麼少,又這麼不聽規訓,我卻仍然不敢怠慢。這些學生多半是一、二年級,如何引發他們的興趣及反思,是我最主要的任務。我其實慢慢發覺她們的改變,尤其隨著讀本的逐漸深入,她們開始讀出了味道。看著她們露出帶著興趣的笑臉,讓我對這門課的信心,一點一滴地建立。

但有心的學生真是太少了,這堂課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地球面對的危機,為人類的未來盡小小的一己之力。這本是每個學生都應有的認識,但看這麼少的學生參與,而且要來不來,真為人類的未來擔憂。

另一方面,這少少的一批學生,開始嶄露對地球的關心,只要假以時日,他們應會身體力行,並開始傳遞關懷的種子,由他們開始,至少我也看到地球未來的希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