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教務長近5年,我一向對學生非常體諒、非常客氣,但上週五,我第一次跟學生大大吵了一架。
事情的起因,在於世新大學於去年新訂了規範,將選課的上限定為25學分,如果想超修,前學期的成績平均必須達80分才可以。這位來找我的學生,是一個轉學生,他想要4年內即時畢業,但成績又未達標準,因此,系裡明擺著不准他超修。
為此,他留了一封信,並三度到教務處找我。他因為沒有約時間,正好最近我也很忙碌,他一直碰不到我。三番二次讓這個學生失望,我也不好意思,於是要求秘書與他聯絡,他倒是很配合,下了課即刻來找我。
看著教務處課務組為我準備的成績單,我內心其實已有點稍感不耐。這個學生二年級轉進來,上下學期的平均成績都只有50幾分,及格分數都未達到,竟然還敢要求超修學分!
我跟他解釋超修的意義,告訴他這是一個獎勵優秀學生的機制,只要學生成績優異,老師當然對他的超修學分應該保持的水準,會有百分之百的信心。這樣的制度,在美國早已行之有年,目的在提供所謂的榮譽學生,可以多修一些課程的機會。
世新大學前此並沒有設定上限,但因為有學生一學期修了39個學分,竟然在媒體上夸夸其談,說還可以在外面打工,一點都沒有影響學業,意即大學實在太好混了。另外,有些學生則是因為太貪心,修了太多學分,結果一半的學分不及格,而被二一退學。這樣的情況,以一個追求教學卓越的學校而言,是否會讓外人覺得我們太過放縱學生、太不講究教學品質了!
這也是到最後,系所主管決議調整的主因。總結而言,設定選課上限,是要學生就可以承擔的課程內,好好將書讀好。不要貪多務得,結果變成低空掠過,成績草草。
這個學生似乎一點也無法接受學校的理念,及我的解釋。他認為這樣的限制一點都不合邏輯,依他的想法,如果學生想選多少就選多少,成績幾分根本不重要,只要學生可以畢業即可!
我就問他,以他二年級的成績,如何說服我們,他可以勝任超修的課程?他竟然告訴我,他是外系生,準備轉學考只花了一個月就考上,證明他其實很聰明,不用我擔心。我只好再問他,如果是這樣,又如何解釋二年級兩個學期平均都只有50幾分的事實?
我告訴他,國外很重視推薦信,如果他能說服那個老師,證明他具備潛力,可以勝任超修的課程,而且還能保持水準,我會慎重考慮。他最後也不敢接受這樣的挑戰,以他各科多半不及格的情況,又有那位老師敢為他說話?
跟這個學生吵了半個小時,我發覺他基本上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世代;自認為學校的一切,應該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為第一。換句話說,標準是學生自訂,老師配合即可。所謂的教學品質,他根本視若無物。
發覺我已無法與他對話,而且他又一副不想離開的樣子,我只好要求秘書趕快聯絡教官,讓教官幫我帶走這個學生。還好,教官未到之前,他講了幾句半帶威嚇的話後,悻悻然地離開了。當他假意地在門口向我敬禮時,我不可思議地看著他。
那個晚上,我心情非常不平靜,更睡得不安穩。我的內心裡迴蕩著的,是不絕的疑問:台灣的教育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竟然出現這樣的學生?
這個學生,念茲在茲的,只是畢業後能考上法官或是律師執照而已。學校裡學了什麼、同學之間的關係、校園的生活,都不在他所珍惜的範圍以內。他的價值觀中,大學及老師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拿到文憑(不管成績多差),然後藉著苦讀,考上人人羨慕的專業職位而已。
這樣的學生,讓我不斷回味著,黃崑巖教授多年前提倡「先作人,再專業」的格言,旨哉斯言!
如果知識只是工具,自然少了人性的關懷。台灣的專業受到的批評,就是因為少了人的成份,造成社會公平、正義及道德淪喪的境地。從這個學生的工具理性的思考模式中,我看到台灣專業教育的悲哀。
2 則留言:
可惡 您要是不原諒那個"學生" 我來幫您把牠當畜牲教育一下! [當然您不必回啦!0930-5678-02給您待命出兵]
親愛的老師:
好久不見,看到您寫的這篇文章,真是心有戚戚焉啊。我想這是因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再注重孩子的人格培養,包含尊師重道、誠信....等等身為一個人所應具備的基本教養。
老師無能為力,家長過度縱容,現在還是以成績,甚至是文憑來作為評判一個人最優先考量的標準,所以學生汲汲營營,當然也會產生那種無醫德卻領有醫生執照的不適任醫師,類似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常見,這就是我們的現況。莫可奈何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