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01, 2004

悲欣交集

前一個週末,我到國立歷史博物館看了弘一大師遺物展,雖然是週日,人潮卻稀稀落落。看來,台北人對弘一已經逐漸陌生,不知弘一是誰了。
  
高中的時候,我喜歡聽民謠,其中有一首民謠,常常打動我的心,那就是弘一大師所譜的《送別》【參考資訊】。很憂傷的曲調,但也很符合年少多愁的風味。因此每當唱片響起「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總會讓我沉思許久。這首歌更是我當年心情欠佳時,最喜歡哼唱的曲子。
  
這也是讀大學時,有一次暑期打工,一個早熟的高中生向我提及「弘一大師傳」時,讓我抨然心動的原因。能寫出如此讓人心動歌曲的人,到底有何種的人生歷鍊呵!就在那一段期間,我認真看完陳慧劍所寫的「弘一大師傳」,對弘一由絢爛突然出家的轉折有了深入的了解。
  
其實,當年讀傳記到最後,對弘一的為何出家已了然於胸,但一直懸在心頭的反而是,弘一大師圓寂前為什麼會寫「悲欣交集」四個字?弘一到底「悲」的是什麼?「欣」的又是什麼?
  
有些名人臨死前所留的遺言,常惹起不斷的揣測。王國維自殺前所留的遺書,「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就是一例。這幾句話讓後世學者不斷爭論是何「事變」,讓學問如日中天的王國維,在盛年選擇自殺這條路? 後來我當然稍為了解,弘一之「欣」,是因為他已要解脫;他「悲」的,乃是仍有千千萬萬的眾生,尚在生死苦海,不知何為。短短四個字,讓人可以吟詠一生。
  
這幾年,因為事忙,我其實也已逐漸遺忘弘一。只是偶而登山時,看到有些寺廟外牆寫滿弘一的字時,才會恍然又記起他。人入中年,也會偶讀金剛經,我常手閱的是弘一當年所書的金剛經文。但剛開始,我只把它當一般的經書翻讀,並不覺有何特殊之處。後來唸久了,我開始仔細端詳弘一的筆法,慢慢體會弘一寫經,確實獨出蹊竅,跟他人大大不同。
  
他人寫經書,縱然沐浴澄心,但個人的稜稜角角都沒有短少。但弘一晚年寫經的筆法,卻是稜角盡無,看他的字,但覺人間煙火味早已消散。修行不道地,如何能將書法的意境,發揮到如此的地步?
  
我從此不敢輕忽弘一,以前總覺這種書法一點特色都沒有,但人入中年,才知道去掉特色反而是令人不得不佩服的特色!
  
不信的看倌,可以自己去看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資訊】

李叔同於一九一八年於杭州虎跑定慧寺落髮為僧前,曾有許多膾炙人口的藝術創作,包括一九一五年(民國四年)李叔同三十六歲時的許多填詞作曲,例如:送別、早秋、憶兒時等。
事實上,《送別》的原曲是一首美國民謠,歌名為「夢見家鄉與母親」(Dreaming Home And Mother)。但經李叔同一填詞後,優美的意境加上優美的曲風,一時傳唱全國,久而久之,就被誤為中國民謠。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韶光逝,留無計,今日卻分袂,驪歌一曲送別離,相顧卻依依。 
聚雖好,別雖悲,世事堪玩味,來日後會相予期,去去莫遲疑。
李叔同另一首膾炙人口的中文填詞「憶兒時」,原曲亦為美國民謠,名為「我那陽光燦爛的老家」(My Dear Old Sunny Home):
《憶兒時》my_dear_old_sunny_home.mid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游子傷漂泊。 
回憶兒時,家居嬉戲,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椽,老梅一樹,樹底迷藏捉。 
高枝啼鳥,小川游魚,曾把閒情托。 
兒時歡樂,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 
兒時歡樂,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
聆聽咀嚼這些詞曲,真讓人驚歎李叔同選曲和填詞的功力,真不愧為是民初才子!

2 則留言:

Life 提到...

嗯. 的確菱角全無.
我一直被他的書法字吸引.
總覺得平和淡然, 淡然到連文字的形容都過於強烈.
有如用文字的形體表達空的意境.

yccesq 提到...

This is 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