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1月 04, 2004

古坑咖啡上頭條

再度回鄉,竟然碰到古坑咖啡上了聯合報頭條新聞!
  
那是週六的早上,我一早打開電視收看新聞,沒想到螢幕邊的插播出現古坑咖啡,因為與國外咖啡混合被質疑,因而上了頭版,消息來源指向聯合報。
  
其實,古坑咖啡摻雜的事,半年前與同鄉農民的聊天中,我即已耳聞,剛聽到時也是不能相信。但轉而一想,連我這個在地人,在古坑山區穿越無數次,自己都看不到咖啡樹,可以想見量產一定不多。如今被炒得如此火熱,需求強盛,為了賺錢,不摻雜才怪!
  
但私底下知道,變成頭條總不是好事。這樣的消息上報,鐵定會衝擊正有起色的觀光產業。關懷之餘,我打了電話給鄉長,提出我對此事的擔心。鄉長倒是老神在在告訴我,他說這種事情,已經存在幾年,只是沒有爆發而已。電話中,因為記者約好要訪問他,我們不及細談就匆匆打住。
  
掛掉電話後,我仍覺不安,我深知記者挖新聞的本事,不小心處理,一定會造成更大效應,因此再度打電話建議他要謹慎面對記者,要不然會砸掉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形象。
  
那個早上,我們還是碰了面。我們就坐在老人會的路邊椅子閒聊,作為一個關懷故鄉的遊子,我建議他一定要輔導廠商,進行商品的定位。最好的辦法是利用這個機會,推出道地的古坑咖啡,與混合的咖啡區隔開來。
  
我告訴他,現在這麼多人著迷於古坑咖啡,是因為打著「本土」的招牌。如果消費者知道自己受騙,一定會質疑何必花比一般咖啡貴的價格,買不具「本真性」的古坑咖啡。這種形象的損失,最後的後果就是消費者對商品的唾棄。想要再翻身,不知要到何時。
  
鄉長聽到我講起「全球在地化」「在地全球化」的理論,也不禁動容,更知道這是古坑咖啡的良機。不過他也告訴我,對廠商的規範其實不是那麼容易,他只能盡力而為。
  
隨後,在古坑鄉立圖書館,他也特別放了一捲介紹古坑咖啡的帶子給我看,讓我稍微了解整個古坑咖啡的緣起,這當然與日本人佔領台灣時的經營有關係。看到這捲帶子,會讓我想起高中時,地理老師曾告訴我們,日本人原來想在斗六蓋一座遠東最大的咖啡製造工廠,為此日本人就在荷苞山種植了大批的咖啡。後來因為戰敗,這個夢想一直都沒有實現。後來國民黨來台,無心於此,咖啡園日漸消失。
  
錄影帶中,也出現了黃耕子,這位古坑咖啡種植的前輩。他從日據時期,就開始為日本人照顧咖啡,對整個當時的歷史可謂瞭如指掌。看到他歷歷如繪的描述,我才驚覺,幾年前我開車尋找柯鐵虎的革命基地鐵國山時,就曾經過日據時期咖啡培植的重地──古坑農場。
  
然而,鄉長告訴我,古坑農場當年的景況如今已不再。他提到,最近也動念,想趁著此時的熱潮,建議古坑農場重新種植咖啡。目的當然不在咖啡的生產與製造,而是歷史還原,讓觀光客回到咖啡的原鄉,重新面對當年的盛況。
  
我一向不喝咖啡,因此不知古坑咖啡好不好喝。但臨離開時,鄉長還是送了我幾包道地的古坑咖啡。我勉為其難地接受,只是因為答應他將咖啡帶回台北,送給我愛喝咖啡的朋友,讓他們知道「在地」的古坑咖啡真的存在,請他們一齊為古坑咖啡洗刷莫名的冤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