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6月 03, 2004

校園何必曰大



那一天,師範大學一位選修我課程的學生,跑到世新來找我。聊完了他想問的研究問題,已到中午時間,我邀請他到學校的翠谷西餐廳吃飯。  

他一邊吃,一邊讚賞世新校園很漂亮,還有翠綠的樹木在學校兩邊,他感覺很舒服。他說師範大學就在大路旁,一點都沒有校園的感覺,每一次上課,他總是拖著沉重的腳步,慢慢地走向校園。  

這位師大的同學,順便誇獎一下世新大學的圖書館。他說圖書館的氣氛很好,最重要的是很乾淨;他去過那麼多圖書館,從沒有一個圖書館的廁所,如世新圖書館般乾淨,他說這真是圖書館界的異數。圖書館的廁所,因為人來人往,一向不好維持,想不到世新圖書館能做到,他覺得很不簡單。而書架的管理更很有制度,書都站得整整齊齊的,可見常常進行讀架。  

聽到別校的學生誇講自己的校園,確實備感新鮮。日前的一次導師會議,才有一些老師批評學校太小,而且不美,希望進行校園的美化。但透過別校同學的比較,看出來的世界,竟然完全不一樣,這真是有趣的對比。  

其實,幾年教書下來,我也碰過不少學生,向我擾嚷說要重考,最主要的原因,竟然是世新校園太小,他們憧憬的是像台大那樣的校園。  

然而,從中年的角度來看,經過不少風雨之後的心情,早已超越校園大小的局限,看的反而是校園老師互動的氣氛夠不夠。我曾經在大學校呆過,那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環境,反而讓人備覺孤單。世新的小,讓人際的溝通更容易發揮,而且,因為常常接觸,頓感人情味的深厚。  

世新最令外校學生驚訝的,反而是沿著仙跡岩的一片森林景觀。這一片美景,最近才有一位從哈佛大學來的學者大加讚嘆。師大的這位學生,之前大約已經風聞仙跡岩的傳說,上週上課時也要求我安排時間,帶他們爬仙跡岩,順便一探呂洞賓的神仙腳印。  

其實,幾年前我剛到世新時,幾乎每週總要爬個一、二次。上我課的大一學生、在職專班及研究所的學生,都至少要與我爬一次仙跡岩。我帶他們爬山,除了訓練訓練學生的體力外,也是希望他們既到世新,就必須熟悉世新周圍的環境。我告訴他們,如果那一天要考期中及期末考,圖書館空間不夠,他們可以帶書上山,找一片綠蔭,坐下來就可讀一天的書。講歸講,看起來這些學生不太像會如我所吩咐地去做。更何況,我有幾次,還被這些「肉雞」學生嚇過:其中有一個女同學一上山,就臉色發白,不得不躺在山上的亭子,休息了好一陣,才恢復正常。  

以後,碰到教過的學生來找我,敘舊時,他們最懷念的竟是我帶他們爬山的日子。看來除了教室經驗外,這些學生需要外面空間的暫時解放。世新在這個部份,剛好是其他學校所無。一座山如此近在咫尺,當成戶外教室,正好彌補學校稍小的缺憾,而且更讓學生的記憶無限延伸。   

這一陣,我因為太忙,爬山的日子轉少。但有時吃午餐時,從翠谷西餐廳探頭,總會被緣山的翠綠攝住目光。最近,我已變成翠谷的隱士,日日與學生沉迷於大哲學家的原典思想。我深深地感覺,翠谷的物理空間雖小,思想的空間卻可以自己經營,而且無限遠大,重要的恐怕是心境吧!去掉二元對立,所有的小大之分自然無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