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12月14日,世新大學舉辦了一場「大學的精神與理想:邁向教學卓越之道研討會」。
最近,有幾個獲得教學卓越獎助的大學,連續辦了幾個研討會,主題都是鎖定在提升教學品質的方法上。這樣的走向,辦多了就會發覺談不出新花樣,而且都是教育研究專家及教育主管當局的說法,說來說去都是老調重彈。
考慮到最後,世新大學決定另闢蹊徑,鎖定在傾聽各方的聲音。因此,我們設定了幾個主軸,希望傾聽校友、學生、教師及社會或業界的建議。這些聲音代表的是教育接受者、從事者,及畢業生聘用者的聲音。他們的聲音,最足以反應社會的需求,也最能找到卓越教學之道。
那一天,我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外校的參與者少了一點。當其他學校仍在談工具的層次時,如果能聽聽不同的聲音,規劃時自然會周延一些。話說回來,就個人而論,幾場下來,我自覺收獲還真不少。
首先,孫震教授的演講,就讓人於心有戚戚焉的感覺。孫震教授的主題是大學教育的問題與挑戰,他從學生來源、教學品質及教育經費三點切入,提出他的看法。其實,當天孫震教授最讓我贊同的是,他批評大學裡過多的老師,老是用學術的標準來衡量學生,沒有思考到有些學生根本不是從事學術的料。這也造成學生常常高不成低不就。
孫教授的談話,直指過去的我的缺點。有一段期間,我帶著從美國拿到博士回來的觀點,衡量所有教過的學生,因此老是覺得我們的學生,層次不夠。然而,在世新大學一段時間,教過不同科系的學生後,才警覺不同科系有不同的潛能,有的學生就是喜歡透過實踐互相學習,根本不能以一個單一的標準來衡量。
除了孫教授的演講,當天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傾聽教師的聲音」這一場。通識中心羅曉南主委,以一流大學與一流企業的對比,感傷國內追求研究卓越的大學,大師卻日漸凋零。他的說法,讓我有著深深的感觸。
想起當年讀大學時,大師仍在,威名常常遠播南北各校,例如方東美、牟宗三、錢穆、唐君毅等等。但曾幾何時,大師已然銷聲,現在國內所追求的是理工的標準,一篇篇的SCI、SSCI論文,更讓蘊育大師的環境日漸消頹。願意沉潛及鼓勵深度思考,如林毓生所說的「比慢的功夫」的人愈來愈少了。這真是一個花果飄零的年代,一個令人不得不感傷的時代。
何宗武老師也呼應羅主委的說法,批評現在的大學比較像職業訓練所,而且偏重本行的概念太重,排他性太強。他也特別指出,我們因為一直追求裝飾性的學門,老是隨著社會變遷,結果就是造成既有的學科深度的不足。
黃裕惠老師的引言,也讓人動容。她認為,我們現在看到及表揚的都是Somebody,都是一些表現優異的學生。她卻指出,校園中有不少No-body,具備某種才能,但不在意成績,因此常常躲在沒有人注意的角落,很可能在學期中的某一天就消失在校園中。黃老師念茲在茲提醒的乃是,作為一個追求教學卓越的大學,如何去幫助這些自認是「衰鬼」的學生?
因為黃老師的這一段引言,也引發教師群是否有Nobody,及如何幫他們的討論。其中夏春祥老師把自己形容成為,一條面對分岔路,非常疲憊的狗,讓大家在發笑之餘,也不得不思考何以致之?夏老師其實志在研究,但教學也是他的最愛,二者的平衡卻是讓他傷透腦筋。尤其當有些老師請求他代課時,更讓他累得像條不知何去何從的狗。
夏老師的報告,讓台下的老師舉手呼應,於是問題就圍繞著,一個想追求教學卓越的學校,是否對於升等應該有不同的評估標準?向來,大學教師的升等,一切仍以研究的表現為重。但既然高等教育機構已經在分流,教學型大學的教學比重,在升等時給予較高的考慮,應該是這場討論中所激發的期待吧!
其實,這樣的呼聲,可以呼應早上孫震教授的談話。如果我們不以學術的角度來衡量所有學生的表現,那對待老師,我們可能也必須以同樣的角度來思索,這才是合情合理的機制。
這真是一場盛宴。唯一可惜的是,當天下午我必須趕赴台大醫院看健檢結果,無法聽取另一場「傾聽來自社會的聲音」。但我預備等影音檔準備好後,再好好聽一聽最後這一場的建言,尋找教學卓越改良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