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0月 27, 2005

Newman的心智教育

10月22日,我終於能夠再度參加通識教育經典的讀書會。自從半年前這個讀書會組成後,我只參加了前兩次,其後因為大學評鑑完後的種種檢討及會議,我跳過一、兩次的讀書會。上週六,忙碌已過,我總算能有時間再與幾個愛書者見面。

當天由李永泉老師負責導讀Newman《大學的理念》第六講──從學習相關的角度談知識。在這一章中,Newman反覆談論的還是心智(intellect)的概念。Newman認為大學本身的目標就是心智的培育,概而言之,它是一種心靈的拓展,也是一種形塑的行動,將我們所獲得的知識材料化約為秩序及意義。

Newman指出,真正的心靈拓展,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將許多的事物當成一個整體來觀照的能力,並且在整個體系中正確地了解它們的價值,決定其間的相互關係。

Newman強調只有好的記憶並不足以造就一個學問家,如果只會唸書,或是只知蒐集一堆資訊,他們不配心智培育之名,也不算真正接受博雅教育的訓練。心智訓練的目標不是知識的吸取,而是思考及推理的能力。Newman認為教育的危機,在於過度強迫學生學習,導致學生開始推拒知識的吸收。

Newman將大學分為兩類,第一類的大學擁有宿舍及導師監督制度,只要學生最後通過考試,就授與他們學位;第二類的大學則沒有教授和任何考試,而只是把許多年輕人聚在一起3或4年後,再把他們送走,就像當時牛津大學的作法一樣。

他說,如果有人問他那種方法對於心智的培育較好,他無疑會選擇第二類。Newman認為,當一大批具有敏銳、開放心胸、同情心及擅於觀察的年輕人,自由地聚集在一起時,即使沒有任何人教導他們,單只是生活在一起,透過每日的相處,他們就可以彼此獲得新的觀念、新鮮的思想題材。這也是他認為,大學應該建構一種生生不息的傳統,影響進來就學的每個人。這種傳統不只在他們心靈上留下獨特的烙印,更在他們及別人之間創造無形的聯結。生活在這種傳統中的人,往往有著一種特別的思想氣質。

Newman不喜歡第一類的大學,是因為這些學生必須窮於應付考試、必須將太多東西裝入自己腦袋,只好不分好壞吸取各種假設與結論,並且企圖掌握所有學科。結果則是,受教時間一旦過去,他們立刻厭惡地將他們所學的東西拋諸腦後,縱然讀得很辛苦,但他們最後可能沒有什麼所獲。

其實,在當天的讀書會,經過熱烈的討論後,我們發覺Newman要找的,是一個自主能力甚強,不斷驅策自己學習的學生。這個學生不需要老師的在場,就會自己主動的學習。

但環顧之下,我們幾個老師都覺得這樣的學生,在當代卻如鳳毛麟角,無跡可尋。看來,想來想去,Newman想像的都是牛津大學的貴族學生,這樣精英的學生,以其家世背景,從小到大的培育過程,已塑造了自學的能力及基礎。但以當前的學生程度,這樣的訴求確實有點太過高調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