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腔走版的教育政策,這幾年在台灣不斷上演。明眼人一看這些端出來的菜,就知道不只難以下嚥,就是吃了,也達不到健康的效果。
錢必須花在刀口上,才叫有效。但整個 5 年 5 百億,其實無法杜悠悠之口:這些學校值得砸這麼多錢嗎?這些學校真強到所有學門都可獨占這些經費?八所大學抗議了,但其他更多沒有抗議的,政府又知道多少?一定要這麼作,請政府給大家可以接受的解釋?台灣的中小企業各具特色,為什麼大學不能如中小企業一樣,發展自己已具規模的重點學門?為什麼非得要一、兩家看不出實質意義的一流大學?
一所學校值不值得拿這些錢,也要看有沒有強勢的領導。票選校長後的國立大學,又有那一些學校展現了強勢的作風?如果沒有,選上後大餅各系所一分,如何讓大家相信 5 年後可以一流?台大的校長選舉,沒有任何一個校外人士申請,已經是一個危機的指標。如果國立大學不能組成「Searching Committee」,主動尋找強勢的領導,擘劃競爭性的策略,沒有多少人相信這些錢能達成一流大學的目標。
最近弔詭的現象,無非經建會越俎代庖,為教育部推動大學一、二年級不分系。這裡面赤裸裸展現的,是教育為經濟發展服務的思考模式。不分系必須有紮實的通識基礎,台灣這幾年為因應經濟發展過早專業化的教育體制,卻是推展一、二年級不分系的最大殺手。專業化過深,科系因而不完整,要不缺乏人文及社會的基礎,要不缺乏理工科系,如何實施一、二年級不分系的理想?美國高等教育綜合英國的紳士教育、德國的強調研究,及美國本身配合業界發展的專業教育,三者並不偏廢,才能展現一、二年級不分系的成就。過度專業化下的台灣,如何能夠?
政治主導大學系所設置更是屢見不鮮。最近幾年台文所及台史所匆忙設置,教育部難辭其咎。平常設個系所必須通過層層關卡,政策性的系所卻一蹴而成。這種處處干涉的政策,如何讓高等教育的發展常態化?
獎勵招收外籍生,更是另一個荒腔走板的作法。在教師及整體環境未能提升之前,匆忙端出幾年幾萬外籍生的政策,竟讓以前大家少見接觸的僑校,變成台灣的貴賓,只因僑生可以被認定成外籍生。這樣掛羊頭賣狗肉的政策,能騙得了誰?在學術發展缺乏競爭力,又缺乏外籍優秀師資的困境下,這樣的政策註定是笑話一樁。
揠苗助長的政策如此多,高教機構如何自主發展?作為學術中人,只想誠懇地呼籲執政當局,千萬不要為了拼績效端成果,迴避問題所在,錯失改革的良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