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月 18, 2003

周末不回家的小孩

小兒子的同學,依樣地在週六出現,一下子 6個小孩子擠在客廳,圍繞著兩部電腦的熱鬧場面,每週都要展演一次。中午在為他們準備刀削快麵時,我隨口問了孝賢功課做完了沒?孝賢回答說已做完,沒想到這個回答引起同學一陣訕笑!一下子其他同學的話匣子都打開了,一個說孝賢是唯一老師不為他檢查有沒有寫功課的學生;一個突然冒出說孝賢每次考試都是一、二十分,老師請同學幫他,他都不願意!孝賢當然矢口否認,但看到他同學眾口一聲的說詞,讓我不得不相信。

聽到這一些,我一下心情驟轉沉重。孝賢碰到人時悶不吭聲,想來是一種防衛的反應。同學玩電腦時,一定邊玩邊大聲叫喊,孝賢卻永遠都是沉默地面對螢幕,專心地打著電動。他的家庭背景,讓他變成內縮,沉浸在虛擬的遊戲世界中。在遊戲世界裡,他是英雄,他可以征服一切,不用面對他無力回答的國語、數學及英文等這一些需要文化資本累積的知識內容。

想到這裡,會讓我不斷反省,我們的小學教育的確是出了問題。小學應該是一個教育平等的機構,不管是什麼樣的家庭背景,小孩子到學校都應該接受一致的教育訓練才對。但我們的小學,打著親子教育的旗幟,卻讓雙親無力照顧功課的小孩,在學校裡表現一落千丈,受盡歧視。這到底是家庭的錯,還是小學沒有負起該負的責任?恐怕是台灣的社會值得深思並解決的問題。

下午我因為到香光尼寺的台北道場演講,完後隨興地打坐一下,沒想到小兒子打手機催我,問什麼時候要去淡水,他跟孝賢急著出發。我趕回家後,跟他們解釋有國外學者來台灣,我週一要參加對談,必須準備,所以這個週末無法帶他們去。

小兒子一聽之下非常洩氣,我問他為什麼突然想去淡水?天氣這麼冷,淡水氣溫更低,我有點躊躇。小兒子竟然回答說,他很想跟孝賢到淡水泡澡,在浴缸中玩水。原來是他找到玩伴,可以取代夏天的泳池玩水,怪不得興緻如此高。

但孝賢的回應則是令我心驚。他說媽媽這 3天不在台北,跑到新竹幫舅舅做事。我原本要叫他趕快回家,一下子變成不知如何啟口。我追問他哥哥及妹妹呢?原來哥哥出外工作,妹妹則被帶去新竹。看來他這個週末原就篤定要跟我們一齊渡過,我們不去淡水,他變成有家歸不得!

我最後留他在溫州街的房子過一個晚上。可是,每一次看他一出來就不願回家、他媽媽也不找他的狀況,的確令我不斷反思孝賢的內心世界到底會是怎麼個樣子,而他面對的又是那一種家庭呢?

但不論如何,看這個樣子,只要有電動遊戲可以玩,他每個週末都會出現在我家,而且會跟著我們到淡水。如果我邀他跟我們回南部,他一定也不會回絕。他是一個週末寧願不回家的小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