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0月 08, 2003

缺乏童年的小孩

幾天前,我的小孩子回家後,告訴我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說,當天老師又生氣了,因為有家長透過聯絡簿及電話,反應老師給學生的作業太少。這些家長希望老師能多出一些功課,讓學生回家可以練習。那一天,老師氣憤地警告學生,如果再有第三個家長提及相同的事,他就要發揮以前衝鋒陷陣的精神,每天要求學生做5頁數學作業,國文課文每天抄3遍!

我的小兒子當天看起來很緊張,而且顯然是無辜的樣子。他好不容易從害怕開學的情境中恢復過來,做好了各種調適的工作。縱然如此,從開學到現在,他仍是覺得每天的功課還是太多,讓他無法留下足夠的時間看自己的書,在睡前好好玩一下電動遊戲。因此,他很不平地告訴我說,為什麼有家長會如此殘忍?他還說,週末寫週記時,他一定要把這個故事寫下來給老師看,讓老師知道他非常不以為然。他要讓老師了解,其實老師出的功課已經夠多了。

小兒子的故事讓我沉思良久。我不禁想起,最近教改的問題,大部份的指責都指向老師及教育部。但以我作為家長,親身觀照小兒子從小一到小五就學的體驗,若要檢討教改的失敗,家長其實也要承擔一些責任。實質看起來,我們的大部份家長還是活在過去那種充滿競爭的時代裡,他們的認知裡,認為小孩子就是必須不斷地做功課、不斷地做數學練習,才能在考試中出人頭地,才是一個捏塑完成的胚子。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小孩子,很多時間其實都耗在補習班裡。他們不只要學心算,更要學數學、音樂、繪畫、運動及各種不同的才藝。這也難怪,有時我的小孩在週末,興匆匆地想要邀請同學到淡水玩時,同學常常推辭。而他們無法接受邀請的主要理由,通常都是週末要補習!

我們到底是要強迫小孩,趁年輕時多學點大人認為重要的東西?還是該讓小孩子有一些自主的空間,在平常的生活中發展自己的興趣?這樣的問題,最近在我的腦海中不斷地出現。在台灣,小孩子可憐之處在於;他們似乎活在大人建構出的價值體系裡。他們是為達到大人的競爭標準,忙碌地在學校、家庭及補習班中穿梭。說實在話,我們的小孩子真的已快變成馬戲團裡的動物了,經過不斷的調教及練習,目的只是為了表演給出錢的大人好好觀賞!

哀哉!我們缺乏童年的小孩!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是的!很同意這番說法,到底適性教育重要還是養出事事搶第一的自私小孩重要?!
曾經在教導兒子要分享玩具食物給同齡小孩時,大姑有感而發地說:「這樣一直敎他讓,以後會被其他小孩搶光光。」

感覺到大姑的無奈,卻也是台灣目前教育體制的問題,「教改」不過換湯不換藥,我們過去被這種競爭過頭的教育思想荼毒,當我們身為父母時,怎會竟也彷彿被洗腦般繼續荼毒我們的小孩,該換腦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