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6月 22, 2008

閱讀馬克斯



那一天,我打開電子郵件,看到Ogre傳來的信件,沒有寫什麼,只附了幾行字:「David Harvey《資本論》第一卷線上教學」,上面附了網址http://davidharvey.org/。

好奇之下,我點閱了網址,進入了David Harvey的網頁,裡面出現了兩個影音檔的視窗,其一為Reading Marx's Capital - Class 1, Introduction(編按:閱讀馬克斯的《資本論》-第一課:前言),其二為Reading Marx's Capital - Class 2, Chapters 1-2(編按:閱讀馬克斯的《資本論》-第二課:第一章到第二章)。我充滿期待地點入第一個視窗,看到David Harvey教授帶領美國學生讀資本論的錄影檔。

看到學生傳來的影音資料,我內心充滿了感動。

這一群讀書會的成員,來來去去,現在殘留下來的,連我只剩8個左右。他們有的因為寫論文、有的因為結婚、有的因為當兵、有的跑回南部工作,就這樣一個一個離散而去。但重要的,殘存下來的這些成員,不是學哲學,也不是學社會學,有的還是工科背景的碩專生。沒想到,讀起哲學性的書也是有模有樣。

師大的阿亮,幫他們設了一個討論群,設置以來,斷斷續續有些討論。最近我發覺變得很熱鬧,其中以鼎鈞、立業、淑美及文輝4位的討論比較積極。有些討論已可看出個人興趣的維度,及閱讀的深入。但令我感動的則是,因為對於閱讀的投入,他們竟然能主動蒐尋資料並分享諸親友。

David Harvey這個例子就很典型。最近一年,我們先讀了他的《後現代狀況》,接著讀《希望的空間》。後面那一本書,馬克斯的影子很鮮明;那種抱著烏托邦的希望,積極抵抗資本主義的理念,一定感動了部份學生,要不然,他們怎模麼會深入網海,蒐尋到David Harvey的影音檔?而且,更難得的是,David Harvey導讀《資本論》前二章的數位檔!

幾年前,David Harvey曾因為「曹演義講座」,到世新大學演講及講課,那時,我還在會場上問他,以他帶讀《資本論》的經驗,該如何進行?他的回答我已忘記,但想讀《資本論》的念頭一直都沒有斷。但磋跎來蹉跎去,唸了不少其他的書,就是還沒有勇氣開始進入《資本論》的世界,雖然所有的學生,早就已經人手一套資本論。

看到David Harvey的導讀影音檔,一時之間令我百感交集。閱讀,有時就是一種機緣。沒有起始的第一步,就不可能有讀完一本意念交錯、思維錯綜的原典的可能。最近幾年的經驗,看海德格、看佛洛伊德、讀傅柯,其實都是義無反顧的那一顆心,引導著我們跌跌撞撞地攀越一本一本的巨作。

也許,我真該在下一次,正經八百地宣佈:讓我們邁向《資本論》!然後,看看還剩幾個殘存的勇士,會留下來陪我這個唐吉柯德,與時間進行一場註定贏不了的戰役。

5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老師,

您若不嫌我們想法幼稚、偶爾還吵來吵去,那我們就一直陪您...讀書囉

匿名 提到...

最近又看到一本很有趣的繪本:"快!是什麼意思?"

因為孩子的小腦袋裡充滿許多好奇的問題,什麼都問個不停,因為開始產生好奇心讓他們有學習的慾望。
故事主角小蝸牛因為想知道「快是什麼意思?」一路上問了好多動物相同的問題,但是小蝸牛始終無法體會他們說的快的意思,雖然小蝸牛不能理解但她不氣餒,為了尋求「快是什麼意思?」她一直很努力的尋求答案……
這本書很值得推薦給家長及孩子,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像小蝸牛一樣的問題,
但身為父母的是不是應該鼓勵孩子要像小蝸牛一樣努力不懈只為尋求一個答案呢!
很有意思的一本的繪本哦~
PS:飛寶出了「閱讀想想系列」的書籍很不錯哦!帶給小朋友足夠的思考空間讓他們發揮無限的想像力~
延伸閱讀:"黑鉛筆和紅鉛筆"、"忘了下雨的雲"

匿名 提到...

強力推薦"通往月亮的梯子"~做一個明智的木偶?還是要做一個愚昧的人?

「知足」對現代大部分的孩子來說,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是一個很難瞭解的名詞,為什麼呢?因為爸爸媽媽基於愛孩子的心理,讓孩子要什麼有什麼,卻也造成很多小孩雖然擁有很多、但還想要更多的心態──所以,明明已經有了二十多個芭比娃娃的小女孩,還想要再買;而家裡有一百多輛小汽車的小男孩,卻因為媽媽不准他買最新款的小汽車,竟然躺在地上耍賴不肯起來。

就像書中那些住在綠色星球的人,只因為對遙不可及的月亮感到好奇,只因為覺得這個又圓又亮的東西一定很珍貴,就想要擁有它。於是,他們開始砍樹,想要釘一個很高很高的梯子,然後爬上去把月亮摘下來。可是綠色星球上的樹木都被砍光了一半,新梯子還不夠高,所以他們又繼續砍了更多的樹,直到星球上的樹都被砍光了。當星球上唯一的一個木偶告訴他們別再執迷不悟,要好好愛惜自己的星球時,這些人卻抓住了木偶。拆了木偶的手和腳,為他們的梯子釘上最後的階梯。就這樣,原本森林蓊鬱的美麗星球變成了一個光禿禿的星球,上面沒有任何生物、也沒有樹,只有一座非常非常高的梯子,直直的通到月亮那兒。

書中的插圖用色清爽明亮,簡單的線條筆觸所勾勒出的「外星人」有著及肩長髮、紅眼圈、黑眼珠、手腳細長,跟我們這些「地球人」相比較,還真有那麼一點相像。而他們無法珍惜自己的星球、一心只想著另一個自以為更好的東西,卻破壞星球生態的行為,是不是和居住在藍色星球的我們如出一轍呢?

匿名 提到...

孩子的美德書—31則道德教育的真善美故事
這個禮物,不厚,卻重要,因為裡頭裝著:美德、品格和價值;
這個禮物,簡單,卻珍貴,因為裡頭裝著:誠實、勇氣和憐憫,
這個禮物,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豐富你我心中那股美質心靈。
美國教育家班奈特,為了營造親子共讀的環境,將1993年出版的《美德書》重新整理,並配上精緻插圖,除了延續珍貴恆久的美德精神外,還有他對孩子們那份愛與期許!

一個人所具備的好特質或人格,稱為美德,這也是《孩子的美德書》教導孩童的第一門課。本書不僅是獻給天下所有的父母、教師,以及想聽故事的孩子們,它也是班奈特送給兩個兒子與妻子最珍貴永久的禮物。

《孩子的美德書》是威廉‧J‧班奈特那本暢銷榜首名著《美德書》的良伴,也是最適合親子共讀的一本理想故事書。

這本《孩子的美德書》的材料,都選自班奈特那本《美德書》,內容從伊索寓言和詩人佛洛斯特的著名詩篇到美國總統華盛頓的傳記,以及美洲和非洲的本土民間故事,可以說是把世界性的經典故事和詩歌都包羅在內。

書中的故事和詩歌,都是特別為小聽眾精選的,可以幫助家長們把美德的精華告訴自己的孩子。其中包括:勇氣、毅力、責任、工作、自律、憐憫、信仰、誠實、忠誠和友誼。

本書不惜成本,邀請著名畫家麥可‧海格為這本繪製插畫,讓所有感人的故事和美德的實踐,都能生動的呈現在書頁上。

相信這本《孩子的美德書》將是一個長長久久的文學藝術寶藏,足夠幫助家長把孩子的心靈帶向高貴、優雅和善良。

【作者的話】美國前教育部長 威廉.J.班奈特:
品格教育要趁早,沒有品德的日子是不值得去活的。

【譯者的話】兒童文學大師林良:
我們重視美德,是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幸福安全的生存環境。

匿名 提到...

常聽人家說:「人要懂得換位思考」,這本書是一條讓孩子用正確的角度及不同的視野看待社會的捷徑,也是讓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更瞭解孩子的方式。
這本書的寫作、編排方式與一般大不相同,作者並非以一種悲憫的角度看待這社會上理應「被同情」的人,而是使用「第一人稱」的角度書寫出最應該被正視的一面。
利用童書淺顯易懂的特色,《法爾西—真的真的好想上學去……》這篇當中描繪出社會中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群—勞工階層的孩子,身處於現今社會發達的台灣,許多家境不佳的孩子,並不會像在未開發的國家裡一樣俯拾即是,更多時候這些孩子是被家庭教育成應隱瞞自己經濟條件不好的事實,免得被看不起,因此那些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漸漸變成了社會新聞才會出現的名詞,而這本書使用「我」的角度讓孩子更能夠親身體會在貧困交迫的環境當中想要讀書有多麼困難,同時可以讀書有多麼快樂,也讓孩子更懂得珍惜眼前所得到的資源。
另外,書本中除以第一人稱思考故事外,編者更巧妙的利用正反編排來將兩則故事「換場」,另一則《鬆動的磚頭—親愛的爸爸,請聽我說……》,我認為這本書剛好適合親子共同閱讀,上一則的《法爾西》讓孩子瞭解擁有的可貴,《鬆動的磚頭》則是讓父母換成孩子的視角反思,即便教育也應顧及到孩子的感受。
「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常常我們知道某些道理,都是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而很少站在另一面來思考,在這麼講求同理心及換位思考的現在,我們是不是也該像這本《法爾西◆鬆動的石頭》一樣,轉過來,再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