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月 28, 2008

日常生活讀書會

日常生活讀書會終於在上週三如期開張!

葉啟政老師到世新,我一直在思考的,就是想讓他在退休前,將他畢生的功力,多多提攜世新的年青老師及學生。

這也是他來學校一學期後,我與他商量,請他開辦讀書會的原因。他倒也大方地答應,而且開出了3頁的書單,主題圍繞著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洋洋灑灑二十幾位西方學者的學術作品。

我將這份書單,以電子郵件傳給學校的專兼任老師,徵詢參加的意願。回響大出意料之外,有興趣的師生超過20幾位。

上學期末,我召集這些有興趣的老師及博士班學生,先與葉老師互相認識,並談一談讀書會進行的方式。那一天,葉老師最後敲定了7位法國思想家的9本書及其他零星的文章,作為這個學期的開始。

這份書單,包括涂爾幹(Emile Durkheim)的《宗教的基本形式》(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毛斯(M. Mauss)的《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列斐夫爾(Henri Lefebvre)的《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卡斯托雷帝司(C. Castoriadias)的《The Imaginary Institution of Society》,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的《The Accursed Share》第1至3章,居伊‧德波(Guy Debord)的《景觀社會》(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及《Comments on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謝爾杜(de M. Certeau)的《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還有巴塔耶、蓋洛(Roger Caillois)與雷里斯(Michel Leiris)3個人單篇的文章。

2月20日,日常生活讀書會正式開鑼!第一次,葉老師以驚奇作為開端,為我們這個學期的閱讀做了一個引言,並提示我們,以神聖性及互動(或互惠)作為貫穿這幾本書的核心概念。聽葉老師一路道來,還真驚訝於他掌握隱藏於文字後端的核心概念的能力。這樣的功力沒有多少人能及!但也只有這樣的功夫,才能讓我們一探西方世界,某些暗流的深刻影響性。

這幾本書,我拿到後,從上學期末開始,就加緊努力,試圖盡快地多看幾本,以免開學後,一忙起來就沒空翻閱了。

這也是我2月1日至2日,在百齡高中參加學測監考時,先試讀涂爾幹的《宗教的基本形式》及毛斯的《禮物》的主因。回南部過年,接著苦讀卡斯托雷帝司的書,回到台北更將列斐夫爾的《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看完,並進入巴塔耶的異想世界。

翻閱這些書,有痛苦也有快樂。痛苦的是,有些書真是難懂,例如卡斯托雷帝司的書就不容易進入;雖然勉強看完,但掌握的並不多,寄望春假能再讀一次。快樂的是,有些書幾年前早已買了中譯本,都沒有翻閱,這一次利用難得的機會,倒是痛快地看完。

其實,看這些書,我是以一種驚嚇的經驗渡過的;那種一邊閱讀,一邊彷彿不斷在拆解50年被建構起來的思想大廈的經驗,確實很難為外人道也!尤其是巴塔耶,想要進入他的世界,必須有著接受被詛咒的驚奇世界的準備。

但看這些書,有時也會讓人有著飽足感的想像;太久沒有看過這樣具挑戰性的書了,每天的閱讀,都好像在面對全新的奇觀世界。50之年,能夠全力投入讓自己愉悅的閱讀日子,的確是不虛此生;我只能如此沾沾自喜地掩藏內心的震顫感。

也因此,我非常希望,有興趣的讀書人,隨時歡迎加入這個充滿驚奇的讀書會!

星期四, 2月 21, 2008

未畢業生

從民國79年回國教書以來,指導的研究生,只要學生敢來找我,而且想完成學位,拖得再久,都會如願畢業。學生畢不了業,通常與個人因素有關。

十幾年前,仍在淡江大學任教時,就有一個學生,課都修完了,只剩論文未寫;有一天卻告訴我,因為個人價值觀的問題,不願繼續下去。這個學生就這樣離開學校,最後投入業界,看來如魚得水,我也只好祝福他。

幾年前,另一個未完成學位的學生,只是因為我覺得他的研究方向,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執行,勸他改變題目。沒想到,一段時間後,他告知我,無意於論文的寫作。他就此專心於工作,偶爾在校園碰到,看到他一付活得不錯的樣子,讓我放心了不少。

直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來自國立大學,沒有完成學位的學生,最讓我傷感。他是我教過的學生中,才智算是數一數二的。當年讀的英文讀物,數他最能掌握精髓;我有時還因此請他幫忙,為我帶帶下幾屆學弟妹,引導新研究生走近資訊傳播的世界。

他也是我在世新推動讀書會的起源。在世新那幾年,他主動召集有興趣的學生,讀起Goffman的「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也因為看他們如此好學,我開始帶動他們一本一本的讀下來,這個讀書會輾轉已經近10年,讀過的書不知凡幾。

他因為對於網路的興趣,開始以MSN為主題進行研究。當年,這算是很新的題目,我們也期望他能趕快寫出來,讓我們分享他的研究成果。

但後來他在各校穿梭,幫忙幾個老師進行研究與教學,論文就這樣耽擱下來。我幾度提醒他要趕快完成,要定期來找我,他也點頭答應。但有一天,他來找我,說他寫不下去了。忙於外務是一個原因,但另一個主要的原因,可能還在於這種題目,新穎性很容易退潮;一下子就會讓人覺得淡而無味,再也沒有動力繼續下去。

這個學生隨後進入職場,為網路公司服務,過年時還發了一封信,捎來他的祝福。我其實很希望他能再回頭,他是一個理想的研究人員,我是如此地對他有所期待。

這些學生,讓我體會自己的侷限;我是那種放牛吃草的老師,期望的是學生自己能夠主動。有任何進度,就可以來找我,我再提供必要的協助與建議。

這樣的指導方式,就曾被勸告過,應該針對學生進行施壓,逼迫學生趕快完成學位。當然,一方面可能自己也太忙,一下子就忘了學生處於何種階段,學生也因此懈怠下來。

這也是我最近指導的學生愈來愈少的原因:自己有自己的標準,更有研究領域的限制;再來,也看學生願不願接受挑戰,讓我從研究問題的邏輯開始,慢慢磨出研究的精神與意識。

很可惜地,這樣的學生已愈來愈少。所以,我也只有等待: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囉!

星期五, 2月 15, 2008

大陸高校 負債累累

過年前,偶爾上網找資料,竟然發現大陸高校負債的危機,已經非常嚴重!尤其是浙江大學的報導,更讓我驚訝不已。

幾年前,我曾隨著牟校長的訪問團參觀這個學校,當時站在該校唯一的高樓向下俯望,看不到新校區邊緣的浩嘆感,兀自未忘。沒想到不到兩年,該校已經出現了財務危機,不得不拍賣舊校地,以償還欠債。

據星島環球網(www.singtaonet.com)的消息,浙江大學湖濱校區,原本建築壽命應該是1百年,有「西湖第一高樓」之稱的3號實驗樓,為了履行拍賣和約,在使用13年後提前被爆破。星島環球網指出因為地段稀有,雖然一般是每輪加價20萬元,但這個案子從第二輪起,開始以千萬為單位,經過102輪的加價後,湖濱校地以24.6億的價格賣給香港的財團。

無獨有偶,我曾在台灣接待過的吉林大學,也一樣發生了財務危機。

吉林大學由6所高校合併而成,占地面積611萬多平方米。在珠海市還有占地面積330多萬平方米的珠海校區,全日制學生6萬3,204人。不管在佔地上還是學生數上,在大陸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學」,但這個大學目前也深陷財務黑洞中。

吉林大學總負債為30億元,每年利息高達1.5億到1.7億元。常態來說,該校每年需要18億到20億元運轉經費,但教育部撥給的經費每年只有7億元,加上學費及其他收入,大約只有10億元左右,所需資金仍有50%的缺口。

除了吉林大學的債務30億元外,排行在前的負債高校還有廣東工業大學的23億元,鄭州大學的21億元,南昌大學的20億元,及廣州大學的20億元。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顯示,2005年以前,高校向銀行貸款總額達1千5百億到2千億元。有估計指出,大陸高校債務規模已高達4千億元!

為什麼會產生如此高額的債務,我們當年的參訪已略見端倪:浙江大學為了整併,所有開發新校區的經費,可以說多靠舉債進行。依大陸的說法,就是「擴招→建設→貸款」的邏輯循環所造成。從1999年起,中國高校開始擴招,擴招自然開始擴建,要擴建,只能向銀行貸款。於是高校在貸款的漩渦中越陷越深。有人宣稱,一些高校其實已經破產!

令人心驚的反而是,高校並不覺得債務可怕,這些學校普遍認為教育部不會坐視不管。教職員工更沒有人相信自己的學校會破產或倒閉。他們相信,國家一定會出手相救,不會讓它倒閉。

想起來,這種吃大鍋飯的想法真可怕!看來,大陸最近的經濟奇蹟,高校的拼命建設,貢獻應該不少。但如果有些高校果真吞不下苦果,逐一破產,也許是學校走向民辦的一個絕佳機會吧?

星期五, 2月 01, 2008

人文緊箍咒

1月25日,我參加了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的一項審查會議。

這次要審查的事項,與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意欲建立人文及社會科學的引用資料庫有關。

將近10年了,國科會透過設置人文學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企圖建立台灣人文學引文索引(Taiwan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簡稱THCI)及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TSSCI)。前者的目的,由網頁的介紹:

一方面可更進一步藉由引用文獻的分析,瞭解某一主題歷年的研究結果,可以推知此學科領域在未來的研究發展趨勢;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期刊所收錄的學術文獻,彼此之間相互引用的情形,以藉此評估各期刊在人文學科領域上的影響力,進而提供研究者作為參考的依據。

可惜的是,直至幾天前,筆者試圖上網查詢引用資料,卻仍是「功能尚未開放」!

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TSSCI),自從1999年建立以來,主要的目的在於分析核心社會科學期刊被引用情形,及瞭解各學術期刊之影響力,還有社會科學研究人員之論文在國內被引用的情形,以評估研究績效。但直至目前為止,這個資料庫仍以學術期刊的甄選成就最大,但因為仍沒有引用分析的客觀數據作為參考,只靠著形式的要件決定期刊要不要收錄,所以引起的抱怨也最多。

筆者上網查詢,這個資料庫雖已粗備檢索功能,但近十年累積的資料,葉啟政教授的研究成果總共被引用才50次,大部份的著作10年來平均都只被引用一次。以這樣不具代表性的引用結果,如何作為評估的參考?

這也是當天,我特別提醒執行長特別小心的原因。以目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試圖建置的Taiwan Citation Index(TCI)來說,論期刊,比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多;論品質,篩選出的期刊比台灣人文學引文索引好。但論文品質仍是一個無法克服,更是必須注意的問題。

引用資料庫的建立,奠基在被分析的論文必須是具學術水準的假定上。這在美國不是問題,不管是SCI、SSCI或A&HCI,分析的期刊都是千中選一。如果不具學術水準,是不太可能會入選的。

這樣的情形在台灣,卻不見得如此。十幾年前,筆者指導的學生所作出來的引用研究,竟然出現參考工具書是被引最多的作品,而一本不具學術性的刊物赫然是核心期刊!由這個研究,讓我體會論文發表者如果學術水準不夠,不只論文品質堪慮,引用的文獻更是良莠不齊。如此建立的資料庫,當然無法讓好的論文及具影響力的研究人突顯出來。

除此之外,幾年前舉辦的「反思台灣的(人文及社會)高教學術評鑑研討會」,就有學者指出,台灣的研究人員其實甚少引用中文論文;若有引用,也是以國外論文居多。如果這果真屬實,建立這樣的引用資料庫,意義又何在?

當然,那一天,審查委員仍然肯定建立這個資料庫的必要性;只要資料累積久一點,分析的結果總有其作用。但我特別提醒,千萬不要利用國家的意志,以這個資料庫進行研究人員的績效評估。如果大家不引用,又將論文丟到國外,這樣分析出來的結果,信度及效度又何在?又如何能讓人信服地作為評估的指標?

席中,我半帶玩笑半帶威脅地告訴執行長,如果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敢將這種資料作為評鑑的依據,我們有一批人已經等著出來再開一次研討會,好好聲討這樣的評估機制!